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举办第七十一期厚博论坛

作者: 时间:2023-10-27 点击数:

 

本站讯 9月22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举办第七十一期厚博论坛。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学刊》编辑部研究员张东锋应邀做客本次论坛并担任点评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副院长马秋丽主持论坛,学院全体师生参会。


在此次论坛中,学院六位博士生徐聪、杨凯、陈永红、王艺霖、杨稳、田安琪依次对自己的博士论文进行发言。

在文章分享点评环节,徐聪就其论文《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助力讲道理的路径探索》从内涵理解、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方面进行介绍。张东锋肯定了文章主题新颖、材料丰富的优点,同时指出其学术性不强、重点部分不够突出等问题。杨凯就其论文《历史周期率:生成机制与破解之道》从写作初衷和完成思路做了相关说明。张东锋认为,文章的材料需要进一步丰富,观点的阐释需要用最新的研究来进行佐证。陈永红的论文为《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来源、逻辑起点及实践样态》,其就文章的写作原因、理论来源、逻辑起点和实践样态进行分享。张东锋建议进一步升华文章主题,将文章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结合。王艺霖就其论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从问题研究、重点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现有不足等方面进行展示。张东锋指出其文章主题不够完善,论证材料较为单一,建议她进行视域融合,凸显出自己的观察视角。杨稳就其论文《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内在意蕴、伦理困境及实践进路》从选题、结构和价值观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张东锋认为,文章小标题的新颖性有待提高,文章内容较为松散,各个部分之间缺少有效的弥合。此外,张东锋还对如何提高小标题的具体性以及文章切入点的准确性提出了宝贵意见。田安琪的论文为《引领全球生态空间正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向度分析》,其就空间正义的立场、资本逻辑下的现状批判和全球生态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等方面出发进行分享。张东锋肯定了其论文主题的现实意义,对文章的材料和内容给予赞赏,并就文章框架的搭建和小标题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随后的嘉宾分享环节,张东锋分享了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的判断标准,从主题、材料、论文的逻辑结构与论证过程、起承转合的叙述结构和论文的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向与会人员讲解了该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在主题的选择上,要坚持政治正确,同时带着问题意识思考,要选择兼具时代性与现实性的主题。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他认为文章应该符合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知识体系结构,论证时要严谨完整、条理清晰,各小标题要自洽。针对文章起承转合的叙述结构,他提出要注意论文的开头及其常见样式,同时论证视角应该多样变化,要围绕主题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最后,他建议同学们多拆解多模仿,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技巧。

厚博论坛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长期以来举行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搭建学院师生和学科领域专家进行交流学习的平台,把握学术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打造高质量学术成果。在活动中,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又促进了学术新思想的产生,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有力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