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0月27日,清华大学夏莹教授受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了题为《“悦”读马克思:路径与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郝书翠主持,学院院长吴文新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理论研究学术团队以及部分同学参加报告会。
夏莹教授围绕“‘悦’读马克思:路径与方法”这一中心议题,从直面、跟随、学会三个维度,并结合相关案例,向师生作了一场关于“悦”读马克思的路径与方法的学术报告。夏莹教授指出要从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中的趣味性入手,以“趣味”与“关切”的密切关联为切入点,呈现一种理解马克思与现时代相关联的方式和路径,截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案例,讨论一种基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语境下“悦”读马克思的可能性方式。
夏莹教授指出,我们一方面要直面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另一方面要直面马克思所批判的时代。她向师生介绍了直面马克思文本的方式:一是将马克思视为一个哲学家,二是马克思是一个德国古典哲学家,三是回归德国古典哲学的固有传统。并进一步从手稿、新闻稿以及政论性时事评论、哲学论著、宣言、信件对马克思经典文献进行了分类。夏莹教授强调,我们要与“马克思一起去思考”。她认为马克思的时代,即资本时代的经济与政治形态刚刚到来,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去思考当下的社会现象。她还强调,我们要像马克思一样去思考,让“让哲学说中国话”。她通过列举瑞幸咖啡、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等,对资本的新形态进行了深度的学理剖析,并指出,作为学者我们应当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时代责任,思考时代问题,构建中国话语。
会议最后,院长吴文新、学院党委书记郝书翠以及及学术团队的各位老师与夏莹教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并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吴文新就泛劳动化、休闲工作化、人机一体化等问题与夏莹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郝书翠教授用三个关键词:震撼、自豪、期待对夏莹教授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夏莹教授不仅从方法论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悦”读马克思的方法与路径问题,更加鲜活地向我们展现了读书成就美好生活的幸福模样,回答了我们“怎么读书”“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法国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已经出版相关学术专著五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