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缅怀先烈,传承精神,3月21日至4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国家记忆寻访团组织“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山东大学(威海)、环翠中学、威海市第九中学共4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聆听革命故事,指尖传递追思。3月21日在环翠中学的宣讲现场,抗战老战士的口述史料、烈士纪念设施调研成果化作鲜活教材,让中学生们在真实的历史事迹中感悟革命精神。3月20日至23日,在山东大学(威海)五四广场开展的“手折纸花寄哀思”活动中,寻访团成员现场讲述先烈故事,百余名同学共同制作纸花400余朵,将缅怀之情融入指尖,让思政育人生动又温暖。

缅怀先烈遗志,感悟使命担当。3月29日,苍松翠柏间的威海烈士陵园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堂”,400多名师生代表面向国旗庄严肃立,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全体人员默哀致敬,擦拭墓碑,敬献国旗,表达崇高敬仰和深切缅怀。各学段学生代表致辞,表示要追忆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勇担使命,接续前行。

传承英烈精神,砥砺奋进斗志。活动结束后,寻访团推出主题征文活动,征集参与活动同学的心得感受,抒发爱党爱国情怀,并继续开展走访各省抗战和抗美援朝老战士、搜集整理口述史料以及各地烈士纪念碑调研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在知行合一中构筑起革命记忆的传承体系,让先烈们的精神激励着青年一代在新征程上继续前行。

2016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国家记忆寻访团推出的“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已发展成为威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通大中小学全学段,联动党团群全组织,融合课堂校园社会全场景。通过革命历史实景教学、先辈精神代际对话、红色基因创新传承的三维实践,为大中小学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样本,让英烈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