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育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抗击疫情期间,线下教育缺失,线上教育被迫独行,如何扬长避短成为关键。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团队围绕该问题一直在探索。
一、多管齐下保证渠道畅通
如果说线下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强联系,线上教育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就是弱联系。老师发出强烈信号,收到的学生回应却滞后而微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团队采取抓住关键少数,建立多种渠道的方法来加以破解。
渠道一:慕课。他们选择了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南京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精品课作为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大纲在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增补知识点,设置讨论问题,力图不断完善慕课线上学习的视频、电子课本等资源。
渠道二:雨课堂。他们通过雨课堂课件推送功能发送补充学习资料,通过雨课堂的私信功能解答学生的具体问题,通过雨课堂公告功能将每周学习内容及时发布。
渠道三:QQ群。他们建立了班级QQ群,对没有及时参与课堂或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跟踪,给没有电脑或进行MOOC学习不方便的同学发送学习资料,做到了慕课学习一个也不掉队。
渠道四:班委。他们与班委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解决特殊问题。陈永刚老师的授课班级中有一个学生来自武汉,没有进入慕课学习,且一直处于失联的状态,但是陈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武汉的这位同学终于有了回复,并在老师和学委的帮助下开始了慕课的学习。
二、讨论互动发挥在线优势
在师生联系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乐于联系老师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团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经过几周的实践探索,利用好课程讨论区是他们给出的答案。
方法一:文字优先。针对当前“00后”大学生网络原著民的特性,用网路的交往方式与他们互动。视频或语音连线提问,这种将线下课堂直接搬到线上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以网络发帖的方式进行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凸显。
方法二:优选问题。好的问题才会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不好的问题即便在网上也无人问津。课程团队一致认为“接地气”的问题才是好问题。目前,回复率最高的两个问题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和“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方法三:精准参与。老师对学生表示出一对一的关心,学生的讨论热情自然会高涨。课程团队除了以回帖参与的方式进行互动以外,还以引用回复的方式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对点式点评,让学生感受到在线教育老师的关心并不少,促使他们学生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
最后,课程有这样一个讨论主题,“请谈谈你的个人理想是什么?实现这个理想最大的现实困难在哪里?你计划怎样克服这个困难?”。学生们的理想有长远有近期,有职业理想也有生活理想、道德理想,有的表达的激情澎湃,有的对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着客观的认识,懂得为了实现梦想该做些什么、要做些什么,他们都知道奋斗的意义,晓得身上的责任和担当,更能够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在线教学,老师隔屏连连点赞,感受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